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3月2日(星期四)上午10时,在广东大厦三楼国际厅举行广东省提振信心激发活力助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省政府副秘书长胡洪作主发布, 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有关负责同志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 邓鸿: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统一部署和新年开工第一天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相关精神,省有关部门对照国家出台的新政策、对标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对2022年以来出台的助企纾困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并围绕提振信心、激发活力、助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同步开展了一系列政策出台和修订工作。为提升相关政策的知晓度和执行力,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相关政策,今天我们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系列政策措施制定出台的总体情况。首先,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省政府副秘书长胡洪先生、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黄华东先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肖良颜先生、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梁友强先生、省商务厅副厅长孙斌先生、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倪全宏先生。
现在,有请胡洪先生介绍我省2022年以来助企政策落实情况和2023年新出台相关政策文件的主要情况。
胡洪: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广东省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过去的一年,广东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有力有效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全面加强助企纾困和稳增长政策供给,顶格落实国家稳增长33条、19项接续政策,及时出台实施了两批214项具体举措,在提升工业、扩大投资、促进消费、稳定外贸、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等重点领域出台一系列政策,推动政策靠前发力、工作提速加力,为稳住市场主体、稳定经济基本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做了一个初步的梳理,去年这一系列的助企纾困和稳增长的政策,产生了十分可观的政策效应。比如,在税费减免方面,去年全年全省落实退税减税缓税降费4656亿元、惠及21万户市场主体,力度历年来最大;在资金补助方面,发放制造业小型微利企业社保缴费补贴、一次性留工培训补贴和扩岗补助超168亿元,降低企业成本超200亿元,惠及市场主体超350万户;在融资支持方面,去年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贴息政策支持了全省近3000家市场主体,以6000万元财政资金撬动了94亿元金融供给;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建立了重大项目并联审批机制,推动项目前期工作全面提速,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322亿元,争取到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1150亿元,带动总投资1.8万亿元的273个签约项目如期开工;在促进消费方面,去年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专项行动及新能源车购置补贴活动,拉动汽车销售16万辆、销售额超260亿元;在稳外贸稳外资方面,省市累计投入稳外贸资金超50亿元,成功应对了粤港贸易通道受阻等一系列超常规严重冲击,落实外资奖补政策,兑现奖励资金8亿元、撬动外资超400亿元。我们在政策出台和推动实施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经济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是要加强助企纾困、激发市场活力。去年,我省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600万户,其中企业超过700万户,实现了逆势增长,这些源头活水为我们稳定经济基本盘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2023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聚焦稳预期、强信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明确要求优势区域要走在前、经济大省要挑大梁。广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年初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黄坤明书记强调,要稳定政策支持,对已经出台的助企纾困、援企稳岗、扩大内需等政策要保持基本稳定、与时俱进优化,同时结合新形势再出台一批稳经济的政策,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形成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王伟中省长强调,要及早谋划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行动方案,抓紧出台或修订一批精准高效、操作性强、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加大助企纾困支持力度,有效形成政策合力。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省有关部门对去年发布的助企纾困政策进行全面梳理,聚焦提振信心、激发活力、助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同步开展了政策出台和修订工作。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对首批出台的9份政策进行介绍和解读。
这9份政策:一是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制订的《广东省激发企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这是一个稳经济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政策,汇聚各部门合力,目标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积极助力高质量发展。二是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就支持高质量建设制造强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文件,积极落实“制造业当家”,下一步省政府将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对该政策进行详细解读。三是省商务厅牵头制定的《广东省促进外贸稳定增长若干措施》,这是一个应对当前外贸形势,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专项政策。四是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制定的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中央一号文件,扎实推动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是新一年我省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总抓手。五是省市场监管局牵头制定的《广东省培育扶持个体工商户若干措施》,这是打造个体工商户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的政策包和工具箱,受到个体工商户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六是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制定的《2023年广东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这是一个深化更高水平金融改革开放,加强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全方位金融支持保障的政策文件。七是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牵头制定的《广东省“数字政府2.0”建设落实“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工作若干措施》,这是一个发挥数字政府“大平台、大数据、大服务”优势,为企业提供“全周期、一站式、掌上办”政务服务,打造特色数字化产业,为实体经济和制造业赋能的专项政策文件。八是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的《广东省建设高标准信用服务市场 促进信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这是我省推动信用服务市场发展,发挥社会信用降成本、化风险作用的政策举措。九是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将一批省级行政职权调整由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及其工作机构实施的决定》,这是一个推进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赋予合作区更大发展改革自主权,更好便利澳资澳企澳人到合作区集聚发展和就业生活的专项政策。
大家可以看到,这9份政策,既立足当前对市场主体实施真金白银的精准扶持,也着眼长远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政策供给;既有致力于推动经济整体好转的一揽子综合性政策,也有工业、农业、金融、投资、外贸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专项举措,还有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推动横琴合作区加快建设的改革举措。可以说,是系统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快推进各项工作的第一波政策组合拳。这些政策牵头单位的负责同志都在这里,稍后大家可以向他们提问。
另外,除了今天这9份政策外,我们正在积极储备后续政策。第二批提振信心激发活力助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政策,将涵盖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统筹内外资一体化招商、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强化市场主体诉求响应平台服务等领域,后续将尽快出台,届时再召开新闻发布会进行集中发布和解读。
我先介绍到这里。恳请各位媒体朋友与我们一同做好政策措施的宣传解读,持续放大政策效应。谢谢大家!
【问答摘要】
中新社记者:我们注意到,新出台的《广东省激发企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内容丰富、覆盖面广,请问有哪些主要考虑?
胡洪:《若干政策措施》包括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加快恢复和提振消费、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全力稳住外贸外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等6方面共59条具体政策举措。《若干政策措施》制定主要有以下三点考虑:
首先是注重政策的延续性。去年以来,我省全面落实国家助企纾困政策,并结合我省实际出台系列支持政策,为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全省经济稳步恢复,但同时去年出台的一些政策也已经到期,为了做好政策衔接,全力巩固经济恢复向好态势,我们结合广东的实际情况,在征集梳理企业诉求的基础上,对既有政策作了全面评估修订,制定《若干政策措施》。从具体条款看,有12项是延续去年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比如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加快推进重大外资项目建设等;有22项是更新修订原有政策,比如落实落细增值税行业支持政策、减轻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费用负担、继续实施阶段性免征新能源企业车辆购置税等;同时对照国家最新出台政策和省委、省政府最新部署,并借鉴兄弟省市好的做法,新增了25项措施,包括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推进七大领域投资项目前期工作标准化、实施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措施等。
其次是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广东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若干政策措施》着眼长远调结构、增动力,提出扩大有效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等政策举措,比如谋划储备一批战略性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家“盘子”、推进产业有序转移、加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全面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等,通过这一系列政策推动全省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第三是突出服务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广东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广大市场主体的支持参与。随着经济加快恢复,企业发展信心逐步提升,市场预期有所好转,但仍有不少企业面临困难。《若干政策措施》聚焦市场主体的急难愁盼,在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出台实实在在的举措稳外需扩内需,同时积极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环境,着力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提出要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专项政策、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制定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实施方案,加快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建设、全面实现涉企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等。
下来,我们将着力抓好《若干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跟踪服务。相信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更好帮助企业加快恢复、高质量发展。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我们注意到,刚才胡洪副秘书长发布了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制定的《建设高标准信用服务市场 促进信用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请问省发展改革委的领导,出台这个《措施》有哪些考虑?对企业有哪些利好?
黄华东:社会信用是市场经济重要的基础制度,发达的信用服务市场是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对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防范化解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出台《措施》主要有三方面考虑:
首先,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部署。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提出推进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国民经济体系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要建立公共信用服务机构和市场化信用服务机构相互补充、信用信息基础服务与增值服务相辅相成的信用服务体系。出台《措施》是贯彻落实国家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对我省建设高标准信用服务市场作出整体安排。
其次,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对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与广东作为全国经济大省的地位相比,信用服务业发展水平不匹配,信用服务在经济活动中促成交易、过滤风险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制定出台《措施》,通过发挥信用服务对优化监管、降低成本、化解风险的重要作用,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第三,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信用监管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是规范市场秩序的“金钥匙”。出台《措施》,通过打造高标准的信用服务市场,有助于推动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发挥信用在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根据市场主体信用的状况来实施差异化监管手段,实现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从而提高监管效益,降低社会成本,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为实体经济、制造业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措施》在有效扩大信用服务需求、推动形成多层次信用服务体系、建立完善信用服务制度标准、优化提升信用服务基础设施、增强信用服务业服务能力、组织开展信用服务业提升“春苗行动”等6个方面搭建支持信用服务业发展的“四梁八柱”,提出22项具体的政策举措,将进一步激发信用服务市场发展活力,丰富信用服务的应用场景,提振市场主体的发展信心。比如,《措施》提出普及公共领域、商业领域、金融领域及其他领域信用服务,推动各类信用服务业企业加快发展,将给信用服务业创造巨大的市场需求。《措施》提出健全公共信用平台体系,推进地方征信平台建设,培育发展数据交易市场,信用服务的发展环境将进一步提升。再如,《措施》提出实施信用服务业创新创业示范工程,打造信用服务产业集聚高地,创建信用经济试验区,推动设立信用服务产业发展资金,提高信用服务业公信力和创新研发能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信用服务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下来,我们将抓好《措施》的落地实施,更好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希望各位媒体朋友关心、支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共建诚信社会。谢谢。
更多信息请点击:https://nflive.southcn.com/index?id=1764
相关附件: